在第56个世界标准日即将到来之际,为传递标准价值、对接产业需求,9月16日,鸡西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国家石墨检测中心,走进黑龙江工业学院开展“标准赋能·人才领航”主题宣传活动,为学生带来一场“接地气、有深度”的标准知识盛宴。
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工作人员聚焦“标准化人才与职业发展”,结合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》等政策,深入分析了当前标准化人才的需求现状。随着企业“标准化+”战略的推进,标准总监已从“幕后岗位”转变为“战略核心岗位”,负责企业标准体系构建、国际标准对接、质量风险防控。但目前国内规模以上企业中,仅有35%设立了标准总监岗位,需求缺口巨大。既懂标准理论、又懂产业实际的复合型人才,将成为企业争抢的“香饽饽”。
针对学生“如何提升标准化技能”的疑问,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1+X标准编审技能等级证书。该证书分为初级(掌握标准编写基础)、中级(具备标准审核能力)、高级(能主导标准体系建设)三个级别,考核内容涵盖标准理论、编写实操、实施应用,证书可对接企业招聘要求。
国家石墨检测中心副主任李洋以“石墨及石墨烯检测标准与产业应用”为主题,结合自身多年检测经验,从“标准是什么”“检测为什么重要”“人才需要什么”三个维度展开讲解。他首先解读了GB/T30732-2014《石墨矿石化学分析方法》、GB/T38060-2019《石墨烯材料的表征拉曼光谱法》等石墨领域核心标准,强调“标准是检测的依据,没有标准的检测就是‘无的放矢’”。随后,他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石墨及石墨烯的关键检测技术——用拉曼光谱分析石墨烯的缺陷程度,用透射电镜观察片层厚度,用ICP-OES检测杂质元素含量,让学生们直观了解“检测如何为产品质量把关”。
针对学生最关心的“就业形势”,李洋分析道:“随着‘双碳’目标推进,石墨及石墨烯作为新型储能、导电材料的需求激增,产业对检测人才的要求已从‘会操作仪器’升级为‘能解读标准、解决复杂检测问题’。目前,行业内具备标准意识的检测工程师月薪普遍高于同岗位平均值。”
现场互动环节,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,“石墨检测岗位需要提前学习哪些知识?”“1+X证书的考试难度大吗?”“企业标准总监的日常工作是什么?”针对这些问题,李洋和标准化工作人员逐一解答,结合自身经历和企业案例,让学生们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“原来标准不是‘纸上谈兵’,而是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‘利器’!”一名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听完讲解后表示,“我打算明年报考1+X标准编审证书,提前为就业做准备。”
本次“标准进校园”活动,是鸡西市市场监管局深化“标准+教育”融合的重要举措,通过政、校、企三方联动,将标准知识与产业需求、职业发展紧密结合,让学生们提前了解“标准是什么、标准能做什么、如何成为标准化人才”。下一步,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开展标准案例教学,为鸡西石墨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“懂标准、懂产业、懂技术”的复合型人才,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,用标准撑起产业发展的“脊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