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初,来鸡东县东海镇新华村参观学习、旅游观光的团队、游客越来越多,吸引他们的正是新华村独特的红色文化。近年来,新华村抓住机遇,利用红色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增加农民收入,走出一条蝶变之路。
新华村原名哈达河村,位于东海镇政府所在地西侧,穆棱河北岸,方虎路南侧,全村共有农户561户,人口1989人,是国家级一类革命老区,新华村2015年末被列为省级贫困村,2019年脱贫摘帽。这里拥有极其深厚且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,是东安地区党组织早建地、吉东地区反日群众组织发起地、密山游击队成立地、密山游击队队长朱守一牺牲地、哈达河之战发生地、抗联四军诞生地,堪称鸡东红色文化的资源宝库。新华村又是《红灯记》故事原型地,《红灯记》的故事背景与新华村紧密相连,其原型人物的英勇事迹发生于此。2020年,新华村被中共中央组织部、财政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、一类革命老区重点村,是鸡西地区抗战时期红色文化的核心区域。
近日,记者走进新华村,漫步在红灯记展示街,李玉和、李奶奶、李铁梅三人的塑像立于村头街边格外醒目,平整的沥青路两侧是一排排草盖泥墙的“老屋”和板杖子围成的小院,让人感觉置身于与日寇斗争的年代。据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杨厚文介绍,近年来,新华村凭借丰富的红色资源,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,推行“党支部+合作社+党员+农户”发展模式,利用红色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销售红色纪念品、特色农产品,还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良农田,促进村民增收致富。2024年新华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。
村民关秀芬在新华村生活了40多年,她告诉记者,早些年,新华村很破旧,晴天尘土飞扬,雨天污水横流。现在好了,所有街路全都是沥青的或是水泥的,主要街路还安上了路灯,就是赶上再大的雨天,路也好走。村民们晚上到“村部”小广场跳跳广场舞,这生活幸福着呢!
杨厚文告诉记者,今年,东海镇引进的乳酸菌酸菜厂落户新华村,秋季将开工生产,这会为村里带来二、三万元的收益。酸菜厂高价收购农户菜园里的白菜,还将给村民带来一笔收入。下一步,他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和保护红色资源,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设施,着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品牌,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,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