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鸡西市人民政府网站!
无障碍| 关怀版| | 注册 退出 网站支持IPv6

【科普知识】传统美食粽子的由来

2024-06-06 10:28 来源: 鸡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   ★粽子的起源

     粽子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食品,已有上千年的制作和食用历史,我国民族众多、地域辽阔、饮食习惯各异,因而粽子也形成了独具地方风味的特色美食。吃粽子、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是我国端午节传统节日享用的有纪念意义的美食。

     这是为了纪念楚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诞生的食物。屈原在投汨罗江后,当地百姓为了防止鱼类啃食屈原的身体所以沿江抛入竹筒,竹筒内装满糯米,这就是粽子的来历。

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 

★粽子的简介

  粽子,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,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,传播亦甚远。端午食粽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粽,即粽籺,俗称粽子,主要材料是糯米、馅料,用箬叶(或柊叶、簕古子叶等)包裹而成,形状多样,主要有尖角状、四角状等。粽子由来久远,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。南北叫法不同,北方产黍,用黍米做粽,角状,古时候在北方称“角黍”。

   ★粽子的种类

      粽子的种类有枧水粽、赤豆粽、豆沙粽、腊肉粽、咸蛋粽、鲜肉粽等。从馅料看,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则有绿豆、五花肉、豆沙、八宝、火腿、冬菇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广东咸肉粽、浙江嘉兴、宁波粽子、苏州粽子为代表。另外还有四川粽子、海南粽子、山东粽子、台湾粽子;粽子还有贵州的“酸菜粽”、西安的“蜂蜜凉粽”、苏北的“咸蛋粽”、上海的“咸味粽”、云南的“火腿粽”等各具特色,深受中华民族儿女的喜爱,堪称经久不衰的传统美食。

   ★粽子的营养

      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。糯米是一种常见的主食,含有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B族维生素,以及钙、磷、 传统美食粽子的由来铁等微量元素。糯米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暖胃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,对脾胃虚弱、产后多汗、产后痢疾、术后虚弱,体虚造成的盗汗、血虚、头晕眼花,有滋补和改善的作用;可以促进脂肪代谢,补充热量,恢复体力,促进食欲;还可以舒缓情绪,改善神经系统,缓解抑郁,改善失眠。

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   

  ★粽子的禁忌

   患糖尿病、消化能力较弱、湿热痰火偏盛、发热及咳嗽或者火气旺盛、老年人和儿童等方面的人群,在食用粽子事需慎重。糯米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,可能会导致血糖的波动,糯米是比较黏腻的食物,进入肠胃后会难以消化,可能对其消化系统造成负担。有的人,由于身体有火气,肠胃道会处于抑制的状态,在这个时候吃糯米会导致肠胃消化不良,让症状加重。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比较弱,如果经常吃黏性较高的糯米,会导致肠胃功能下降而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,容易出现消化不良;儿童的肠胃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,经常吃糯米这种难以消化的食物会让肠胃受损,从而影响到肠胃发育。




发布者:鸡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