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12 13:58 来源: 人民网
全国人大代表,鸡西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孙成坤。郭俊峰摄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“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,立足新发展阶段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,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”3月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。会议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,鸡西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孙成坤表示,“鸡西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,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‘先手棋’,向产业升级要动力,向科技创新要活力,向优化环境要潜力。”
孙成坤表示,当前,鸡西市不断提升科创能级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激活高质量发展“强引擎”。一是深化科技创新驱动。制定出台《新时代鸡西创新发展30条》《鸡西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》,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增数量、达规模、成体系,新备案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,数量位居全省第2位,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5个,同比增长150%。鸡西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增幅排名全省第1位。二是壮大科技创新主体。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,完善“微成长、小升规、高变强”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,科技型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118家、83家、59家,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,增长24.3%。三是激励科技成果转化。开展科技成果源头供给、科技成果对接平台搭建、重大科技成果引领“三大行动”,着力打造具有鲜明鸡西特色的龙江“智谷”。2024年全市累计投入科创支持奖励资金4600余万元,同比增长23%。技术合同成交额4.6亿元,同比增长156%,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。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6项,完成省定任务153%。
孙成坤介绍,为塑造高质量发展“新优势”,鸡西市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,大力发展“十大经济”、积极打造“四大产业集群”、建好建强“六大基地”,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一是巩固提升传统产业。聚焦建设千亿级优质煤炭生产基地,全力推动《鸡西煤炭矿区总体规划》获国家批复,加快推进煤矿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协同发展,煤炭优质产能安全有序释放。二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。聚焦建设百亿级石墨生产加工基地,出台促进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,新增深加工制品3种,28种深加工制品实现产业化,石墨碳材料产业完成产值59.3亿元。聚焦建设百亿级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,坚持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,做优做强绿色农产品、高端乳制品等“五大产业链”,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4家。聚焦建设百亿级生物医药制造基地,发挥医药产业园区核心承载功能,推动生物医药产业“增智赋能”加速崛起。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。聚焦建设百亿级先进装备制造基地,加快风电装备新质技术应用,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实现满产。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出全省18.5个百分点。聚焦建设千亿级新能源(清洁能源)生产基地,统筹风光水火储一体发展,鸡西成为全省新能源产业链最全和唯一新增电力外送通道的地区。全市非煤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.8%,数字经济、生物经济、冰雪经济、创意经济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6.8%、3%、50.2%、83%。
孙成坤表示,多年来,鸡西市持续涵养投资兴业沃土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吸引集聚优质要素,全力打造振兴发展良好营商环境。一是建设优质高效政务环境。加快数字赋能,深化共享运用,积极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实现更多行政审批服务事项“一网通办”“一门通办”“一键通办”,叫响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最简、材料最少、时限最短、费用最小、便利度最优、满意度最高“六最”特色营商品牌。二是建设竞争有序市场环境。持续完善平等准入、公平竞争协调机制,广泛收集、合理吸纳各类市场主体意见建议,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,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包联、“政企沙龙”等活动,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用地、融资贷款、人才招聘等问题,2024年全市减税降费及退税超过25亿元,新设企业增长10.3%。三是建设公平正义法治环境。坚持和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。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,减少检查频次,提升执法质效,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提效提供坚强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