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虎林,满眼绿意。这是虎林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,积极响应省委、市委号召,将林长制作为推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,通过“扩绿、兴绿、护绿”,使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的有力体现。
虎林市域内保存着三江平原最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,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,国家、省和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,保护区总面积25.5万公顷,林地总面积412.6万亩,森林草原覆盖率31.09%,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、国家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、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、中国最佳红色文化旅游名城。
虎林市坚持“扩绿”行动 ,打造“绿富美”乡村样板。在县级双林长的统筹引领下,虎林市深入推进“绿满虎林”三年行动,以创新驱动与示范引领擘画生态蓝图。通过运用“传统树木+特色苗木”种植的创新模式,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绿化景观,匠心打造4条总长78.6公里的精品示范带,建成25个生态宜居精品村、66条特色景观街道,同步推进440个优美庭院、59个村委会绿化工程,完成42个村屯提质升级,成功创建6个省级绿化示范村(场),成为虎林市乡村生态振兴的标杆样板。三年行动期间,虎林市造林绿化成果丰硕,累计完成造林绿化8.99万亩,其中村屯绿化面积达4214.2亩,超额完成任务的127%,推动全市村屯平均绿化率从25.5%跃升至32.8%。2022年虎林市林草局荣获“全国绿化先进集体”国家级荣誉;2024年受邀在全省造林绿化会议上作典型发言,为全省生态建设提供“虎林经验”,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标杆。
虎林市加大“兴绿”探索, 建设北疆生物医药强城。他们立足资源优势,以全产业链思维深耕刺五加产业。在种植端,持续扩大产业规模,目前仿野生栽植刺五加面积已达18万亩,2025年预计新增3万亩;在生产加工领域,依托乌苏里江制药、珍宝岛药业等24家药品生产及药食同源企业,开发了刺五加浸膏、刺五加茶等10余个系列50余种药食同源产品,以及小容量注射剂、冻干粉针剂等15个剂型249个药品品种,构建起多元产品矩阵。创新驱动方面,依托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、3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,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,攻克播种育苗、根蘖苗无性繁殖等技术难题,14种产品入选“九珍十八品”。2025年获评全省唯一的“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(区)”称号,实现品牌影响力与产业价值双提升;同年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同意设立“黑龙江虎林刺五加科技小院”,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虎林市夯实“护绿”举措 ,筑牢龙江生态安全屏障。他们以林长制为核心,构建起全方位、立体化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。通过压实责任链条,精准设立县、乡、村三级林长147名,选聘网格化护林员195名,科学划分责任网格48个并设立林长制公示牌103块,实现管护区域责任到人;同时强化制度约束,发布林长令5次、印发巡林提示与督办函13次,推动各级林长累计巡林3700余次,确保管护工作高效运转。在森林草原防火方面,打造“高点瞭望、地面巡查、入户宣传”三位一体防控网络,连续35年保持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记录。持续深化生态执法力度,常态化开展“巡山清套”“清风行动”,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贸易野生动植物行为,2023年成功救助野生东北虎幼虎1只,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突出,4次获省林草部门通报表扬,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,筑牢生态安全防线。
未来,虎林市将会继续以“创建林长制北方样板”工作落实为主要抓手,着力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地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实践地,全力打造林长制北方区域虎林样板。